Fork me on GitHub

赵大伟 | 区块链通证经济的本质与落地路径

赵大伟,区块链项目TokenX社区发起人,区块链通证经济研究者,多个区块链经济体顾问,原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作者。

7月27日,今今乐道读书会请来了第97位大咖赵大伟先生,来与我们分享如今炙手可热的区块链技术。现场来了将近有200位书友,线上通过一直播、花椒直播同步直播。

本文根据赵大伟先生在今今乐道读书会现场的分享整理而成,以下为部分内容。

口述丨赵大伟

整编丨区块链价值榜

**◆  ◆  ◆  ◆  ◆  **

区块链技术的使命是什么?

**
**

今今乐道读书会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区块链通证经济本质与落地路径。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布式记账,最早的记账方式是流水记账,记录每天的流水,后来发展到复式记账,记录资产和负债。流水记账的方式,难以看清资产全貌,看不到哪些是资产哪些是负债,容易造成资产负债率高,一旦发生危险就会陷入困境。复式记账是私账,个人或组织在记自己的帐。所以原来的那种私账方式,无法获得公众的信任。

而区块链技术记账,是一种第三方记账方式,和别人共享一个底层的账本,它有以下四种特性:

第一,公账,我们所有人能共享这个账本;

第二,透明,每个节点都有权力查看,来保障这个账本的数据可信;

第三,不可篡改,任何节点的参与者没法去篡改;

第四,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账本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不仅再局限于财务数据,还有可能把交易过程也放进来。

所以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分布式账本来保障账本的可信度。

区块链技术的使命就是推动人类大规模的群体协作。

人类大规模群体协作,除了要充分的共享信息,另外就是彼此要充分地去信任。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这样的方式,降低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本,这是它推动人类去群体协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引入了通证,也就是token,我们翻译成通证,让每个创造价值的人都通过通证去分享价值,能够提高每个参与的人的动力,所以区块链技术推动人类群体协作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降低信任成本,一方面提高参与动力

基于Token的价值互联网

把通证用起来的经济就叫token economy,翻译过来就是通证经济。一是基于token的价值互联网,一是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协作组织。前者是在金融维度,后者是在组织维度。区块链重塑生产关系革命,体现的具象形态就是金融形态和组织形态。

基于token的价值互联网,在非通证时代下,价值也是在不断地流转,比如通过现金、转账来做对应的价值流转。那么通证所带来的价值流转和价值互联网,其关键意义是什么呢?

我认为**通证是资产证券化的高阶版本,核心能力就在于它的流动能力。**在传统金融领域,资产证券化常常会受到发行渠道和方式的限制,无法更好的普及。

通证就不一样,是发生在通证世界的一个价值媒介,在技术维度上可以被无限的分割,高效的点对点的去流转,它比原来的方式更高效,所以我说是资产证券化的高阶版本,叫资产货币化。

回顾货币的演变历史,最早是以物易物,不太方便。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如黄金白银等实物形态,但又不便携带。所以随着造纸术的出现,纸币迅速替代传统的实物货币,进入现代货币体系。但纸币体系还是尤其局限性,所以中本聪才想到去做比特币,区块链也应运而生。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本聪开始思考人类为什么会面临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货币发行体系,它是依托于国家央行主导的一种垄断的发行模式,是依托于政府信用背书不断印钞的模式。这就出现了两种典型弊端:一个是通货膨胀,货币超发,资产相对缩水;第二是货币发行权被垄断在少数银行体系里,不公平。

如果发行货币成为大众的一种权利,那么原来的传统纸币体系带来的弊端可能会被解决。比特币并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因为挖矿的分配机制,只能做到过程公平,不能保证结果公平,最后每个人手上的比特币数量不一致,容易波动。

而通证经济则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纸币的问题。 区块链、数字经济,带来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资产货币化,每个劳动者、生产者都用自己的劳动力去发行自己的信用token,然后让这些token实现点对点的去中介、高效的流转,这是以物易物的高阶版本。

当整个市场都能够实现高阶版本的以物易物时,货币形态就会发生变化。比特币会扮演一种价值尺度的功能,人民币、美元也会变成一种价值尺度的功能,去衡量物品的价值。

基于Token的分布式协作组织——BTC组织

下面聊聊基于token 的分布式协作组织——BTC(Blockchain Token-economy Community)组织的四个特征。

1. 去中介化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所以出现了银行等金融中介,这些中介曾经在促进人类协作的历史上起到积极作用,但每多一层中介都需要把财富稀释,到最后劳动者只拿到财富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金融中介手上,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明显。区块链技术出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陌生人之间在没有第三方金融中介的情况下彼此信任实现价值流转。

2. 社区共治

很多的创业者说要用区块链去颠覆阿里巴巴、腾讯,它们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相对垄断的中介。像类似的网络效应较强的组织,有可能利用区块链去重新分配利益,颠覆原来的中介,就叫做社区化。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在《企业的契约性质》讲到说“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企业代替市场的本质就是一套契约体系对另一套契约体系的替代。传统公司就是一套契约体系,比如跟员工的雇佣合同、经销商的分销合同、供应商的采购合同等。在公司制的框架下,组织的边界是相对清晰的。

但在区块链时代,组织的边界是动态的、柔性的、模糊的,人和人之间可以基于一个项目,基于通证,去完成动态的协作。不一定非得8小时工作制,不一定非得在封闭的环境中去完成协作。如果类似的网络平台协作平台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项目,领到这个项目发的通证,用通证跟别人去交换想要的东西,这种组织形态就叫做社区型组织。

区块链时代这种社区化的协作将会越来越丰富普及,很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基于新的契约体系,区块链是协议层的技术,用技术表达契约。当旧的契约体系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时候,必然会被新的契约体系所替代,新的契约性体系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就是社群型组织。

3.C2B

阿里巴巴最近几年一直提倡、推动C2B。但现实中,很难去实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C2B,核心问题仍然是金融中介和信任的问题没有被有效解决。传统的价值创造方式更准确的说法叫B2C。

在B2C框架内,生产型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成本。比如资金成本、广告成本、营销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等。在B2C时代,这些成本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但在区块链时代,这些成本则会减少。因为当人和人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高效率信任时,消费者就会提前把钱给到生产者,当生产者从用户那里拿到资金时,就意味着同时拿到了订单,有了订单就可以按需生产。那么前面讲到的各种成本就都不需要了,这就出现了利润空间。当利润空间重新分配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大家的财富水平将会形成指数级的上升,这就是区块链带来的价值,让产业资源重新配置,极大的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4.价值共享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所批判的就是货币资本主义,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劳动者只能领取薪资,他觉得这是剥削,是不合理的。但货币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工业时代很多业务都是资金密集型,工厂、设备都需要自己投入。但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认为所有创造价值的角色,都应该公平的分享价值的增值,这叫做全要素资本主义。

BTC经济体设计的三大要点

1.通证属性必须解耦

解耦可以理解为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分别对待。通证体现出来的有三种属性——货币属性、激励属性、治理属性

我们先来看是货币属性,货币属性代表的是产业自金融能力,每个生产力单元基于自己的生产力发行信用token,发行生态货币,类似于货币,总量的设定,它的增发机制体制跟货币的发行机制非常类似。

第二个是激励属性。激励属性指向的是分配,投射的是系统的所有者权益和成长权益,是基于行为挖矿的分配逻辑。每个生态的参与者都会有不同类型的行为,比如投资、消费、推广等行为都应该得到对应的激励,激励有对应的标准,对应的权重设计。

最后是治理属性。治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区块链组织,不是传统意义上中心化的公司制组织,而是一种分布式的组织协作形态。分布式的组织需要大家基于某些决策达成一致。

**2.社群共识必须分类 **

目前大多数区块链社群,都是短期偏好的投资者,不太在乎项目的长期价值。但从项目的成长角度来讲,仅仅有短期投资者群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要打造使用者社区、治理者社区。

3.打造“产业新城”,不做“旧城改造”

我之前和君体系做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时,深有体会。一旦你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事情就会很麻烦,更别说那些利益错综复杂的大企业。如果推行币改,建议做产业新城,找到一种方式把原来的产业资源嫁接过来。

传统组织进化BTC经济体的关键动作

1.打造公开可信的“产业公共账本”

区块链就是一个公共账本,底层公链就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账本。在上一个股权时代,是基于股权做并购整合。在区块链时代,是基于币权、通证做产业协作。

**2.设计去中介的产业共赢组织系统 **

也叫通证经济设计,核心就是大家如何高效的协作。

3.打造用户驱动的价值创造机制

用户驱动就是C2B,可信的网络用户可以把资金提前给生产者,然后生产者完成交付时,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行价值共赢。

4.打造智能化的产业协作网络

上下游或者分布式协作的组织,在成员之间,至少要有一个IT化的、智能化的协作网络。



本文地址:https://www.6aiq.com/article/1532870455145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AIQ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